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的通知
凤阳县人民政府:
凤阳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报告》。经整理形成审议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5份于2025年12月底前报县人大常委会,电子档材料发到邮箱:ahfyrdmsk@163.com。
附件:1.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
2.关于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初审报告
2025年9月29日
抄报:市人大常委会,县委。
抄送:县政协,县监察委员会,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发改委,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附件1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
凤阳县人民政府:
凤阳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报告》。
审议认为,今年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相关决议,深入推动系列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对照批准的年度预期目标,一些指标增长放缓,部分指标序时进度存在一定差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需进一步努力。
审议指出,县政府报告客观总结了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问题分析实事求是,下半年工作安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总体符合我县实际。上半年,在内外环境不利影响下,全县经济承压运行、总体平稳。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经济持续增长压力显著。部分指标增速未达预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在全市排位靠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有提升空间,稳增长面临较大挑战。二是有效投资支撑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呈下滑趋势,社会投资方面,30亿元以上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仅1个,项目入库纳统转化率和投资完成率不高;政府投资方面,存量支撑减弱,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三是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县域经济对光伏等主导产业依赖度较高,新兴产业培育成效尚未充分显现,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有待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内生动力仍需提升。四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等领域仍需持续关注。对此,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在下半年工作中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审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确保我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锚定年度目标,全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周监测、月调度、季分析”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县的影响,加强对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指标,特别是落后指标的动态监测和精准调度。明确重点任务与年度目标。拿出务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态势,努力提升工业增长动能,刺激消费市场提振,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全市排名实现稳步提升,奋力实现“站稳全省前十、全力争先进位”的年度目标,同时做好“十五五”目标规划衔接。
二、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狠抓项目建设投资。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双招双引”,力争在招引30亿元、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重大项目开工纳统,推动海螺石英提纯、恩力动力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加强项目谋划储备。要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围绕我县“十五五”规划方向,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高水平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大力提振消费,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培育限上商贸主体,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激发内需潜力。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硅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努力推动产业走出低谷。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各项国家级、省级试点,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凤阳经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持续创优“凤如意”营商环境,完善“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机制,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科研院所的紧密型合作,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和优质项目落户凤阳。
四、促进城乡协调,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路网、管网及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和美宜居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增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五、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省市县民生实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重点工作,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筑牢安全稳定防线。深刻汲取相关事件教训,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各领域风险隐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件2
关于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初审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安排,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县人民政府提请审议《关于凤阳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初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对照批准的年度预期目标,一些指标增长放缓,部分指标序时进度存在一定差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7亿元,增长4.3%,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全市第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6%,全市第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亿元,增长5.3%,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5.2%,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同比增长3.6%,增速全市第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3元,同比增长5.3%,增速全市第7。
二、初审情况
初审认为,县政府报告客观总结了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问题分析实事求是,下半年工作安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总体符合我县实际。上半年,在内外环境不利影响下,全县经济承压运行、总体平稳。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经济持续增长压力显著。部分指标增速未达预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在全市排位靠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有提升空间,稳增长面临较大挑战。二是有效投资支撑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呈下滑趋势,社会投资方面,30亿元以上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仅1个,项目入库纳统转化率和投资完成率不高;政府投资方面,存量支撑减弱,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三是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县域经济对光伏等主导产业依赖度较高,新兴产业培育成效尚未充分显现,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有待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内生动力仍需提升。四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等领域需持续关注。对此,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在下半年工作中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初审意见
初审认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确保我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预算工委提出如下意见:
(一)锚定年度目标,全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周监测、月调度、季分析”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县的影响,加强对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指标,特别是落后指标的动态监测和精准调度。明确重点任务与年度目标。拿出务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态势,努力提升工业增长动能,刺激消费市场提振,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全市排名实现稳步提升,奋力实现“站稳全省前十、全力争先进位”的年度目标,同时做好“十五五”目标规划衔接。
(二)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狠抓项目建设投资。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双招双引”,力争在招引30亿元、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重大项目开工纳统,推动海螺石英提纯、恩力动力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加强项目谋划储备。要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围绕我县“十五五”规划方向,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高水平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大力提振消费,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培育限上商贸主体,全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激发内需潜力。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硅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努力推动产业走出低谷。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各项国家级、省级试点,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凤阳经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持续创优“凤如意”营商环境,完善“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机制,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科研院所的紧密型合作,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和优质项目落户凤阳。
(四)促进城乡协调,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路网、管网及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和美宜居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增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五)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省市县民生实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重点工作,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筑牢安全稳定防线。深刻汲取相关事件教训,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各领域风险隐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