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审议意见

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报告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9-26 11:50:38 作者:凤阳县人大 浏览:6661 次
【字体大小:

凤人常〔2024〕38号

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报告的意见》的通知

 

县人民政府: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经整理形成审议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10份于2024年11月底前报县人大常委会。

 

附件:1、1.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报告的意见

2.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年9月19日

抄报:市人大常委会,县委。

抄送:县政协,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附件1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报告的意见

 

县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9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审议认为,近年来,凤阳县政府及各部门重视种子产业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种质保护,加强技术推广,强化行业监督,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种子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种业竞争力不强、政策支持力不够、资源保护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作着力加以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全面统筹种业发展。制定完善种业发展规划,确定种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育种能力比较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

(二)做优做强种业企业。鼓励规模大、技术强、资金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高的本土企业与村级组织通过合作入股等形式组建专业的制种公司,建立企业直接管理、相对集中的种子生产基地,推进种子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整合现代农业项目及涉及种业发展资金,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促进种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提高种业品牌知名度。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为制种企业、制种合作社和广大种农发展种子产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推动本土品牌建设,宣传好“凤阳贡米”、“凤阳花生” 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种保护登记认证品牌,塑造好我县种业知名品牌。

(四)不断提升种业监管水平。在编制限额内,及时通过社会公开招录方式,充实执法队伍,将种业监管所需的工作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不断改善执法手段和条件,强化种业执法检查,逐步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执法队伍,巩固和加强我县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附件2

 

关于凤阳县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安排,7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夕宝带领调研组,到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制种基地、小岗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基地,就我县种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我县种业发展基本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凤阳县政府及各部门重视种子产业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种子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凤阳花生方面比较优势明显,目前凤阳花生已经申报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继续开展120亩凤阳花生保种区建设项目,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加强政策扶持。近年来,县政府先后出台《凤阳县促进皖东牛产业发展意见》《凤阳县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等文件,安排约4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利用中央、省、市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用于皖东牛保护。

(二)强化种质保护。一是从2019年开始,对全县农作物种植品种、面积、产量水平以及名优特产种质资源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征集上交农作物种质资源36份,已成功入国家种质资源库25份;二是持续加大对“皖东牛”等地方品质的保护力度,完成对全县1000余头皖东牛的身份信息登记,并建档立卡。据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调查显示,全县皖东牛存栏1100头、江淮水牛105头。

(三)加强技术推广。邀请安徽省牛羊产业体系专家、安徽科技学院教授实地走访皖东牛养殖场(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皖东牛种群区域、数量分布等情况,探索建立皖东牛种公牛点,辐射周边养牛户。为保护凤阳花生的优良品种特性,筛选了位于临淮关镇种植条件较好的种植大户,集中连片种植“凤阳花生”保种圃近400亩,明确县农技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保持凤阳花生的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特性。

(四)强化行业监管。不断强化市场执法检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近三年来,累计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等1800余家次,出动执法车辆400余台次,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立案查处种子案件34起,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业竞争力不强。种子生产环节主要还是以小麦种子和常规水稻种子为主,入行门槛低,利润低,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县农业生产相对分散、封闭,农户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农作物良种推广在企业层面基本处于空缺状态。

(二)政策支持力不够。目前我县种植业方面种质资源的财政支持仍需完善和加强,尚未出台一个系统全面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种业发展也不够有力,争取项目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力度不大。

(三)资源保护压力大。受市场行情、饲养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皖东牛开发程度不够、品牌创立不足、经济效益差,导致皖东牛母牛饲养户明显减少,优质纯种公牛较少。

(四)行业监管待增强。现有的综合执法队伍已多年未招录新人充实力量,人才短缺等问题开始显现,尚不能很好的满足种业监管需要。

三、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全面统筹种业发展。制定完善种业发展规划,确定种业发展方向,通过种子产业发展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培育育种能力比较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重点扶持安徽省小岗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小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大明牧业等种业企业发展壮大。

(二)做优做强种业企业。鼓励规模大、技术强、资金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高的本土企业与村级组织通过合作入股等形式组建专业的制种公司,建立企业直接管理、相对集中的种子生产基地,推进种子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整合现代农业项目及涉及种业发展资金,加大种业保护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建议上级财政在现代农业奖补资金中增加扩大种业保护项目资金,保障种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促进种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提高种业品牌知名度。加强金融服务保障,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拓展土地经营权、种子企业抵押贷款、制种保险等适合种子产业发展的新型金融产品覆盖范围,为制种企业、制种合作社和广大种农发展种子产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推动本土品牌建设,宣传好“凤阳贡米”、“凤阳花生” 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种保护登记认证品牌,规范“凤阳贡米”、“凤阳花生”商标运营管理和维护提升,塑造好我县种业知名品牌。

(四)不断提升种业监管水平。在编制限额内,及时通过社会公开招录方式,充实执法队伍,将种业监管所需的工作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不断改善执法手段和条件,强化种业执法检查,逐步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执法队伍,巩固和加强我县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