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审议意见

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9-26 11:46:39 作者:凤阳县人大 浏览:8970 次
【字体大小:

凤人常〔2024〕37号

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的通知

 

县人民政府:

凤阳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报告》。经整理形成审议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10份于2024年11月底前报县人大常委会。

 

附件:1.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

2.关于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初审报告

 

 

 

 

 

2024年9月19日

 

 

 

 

 

 

 

 

 

 

 

 

 

 

抄报:市人大常委会,县委。

抄送:县政协,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发改委,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附件1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报告的意见

 

县人民政府:

凤阳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报告》。

审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执行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全力抓项目、扩消费、强实体、稳增长,全县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稳中有进,多数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审议指出,县政府的报告客观总结了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上半年,在内外多重不确定性因素背景下,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1位;进入全省十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居全市第1位,取得现有的成绩实属不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恢复上行的压力依然较大,我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压力大。经济运行部分指标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保持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二是有效投资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县投资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一批项目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和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暂缓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不显著。三是创新动能尚不充足。缺乏创新型企业家和技术人才,企业缺乏创新热情,政策激励不够。四是民生保障任务仍然艰巨。生态环保、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短板。对此,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审议强调,初审认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确保我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定预期目标不放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年度预期目标、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省季度“赛马”评议指标,强化“周监测、月调度、季分析”,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加快打造“千亿硅谷”、力争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二)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积极挖掘内需潜力

加大投资促进力度。要围绕“六大产业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瞄准“500强、中字头、国字号”,主攻产业链头部企业,用活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做到快谈快签快落地。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攻坚。发挥好重点项目暨园区建设“一办四组”作用,力促合众汽车、滁州电厂、海螺、福莱特四期、恩力电池、明锐显示等一批先进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深挖市场消费潜力。要充分发挥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作用,组织汽车销售、大型商超等商贸企业开展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活动,持续推动消费市场热度,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三)深入推进改革不松劲,有效激发内生动力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尽快研究出台一批符合凤阳发展实际的特色改革事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推进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建设,出台亲商敬才政策,认真谋划“智汇凤阳”、高层次人才凤阳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实施“4322”科技创新跨越年行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质赋能行动,力促各类创新主体、研究机构落地凤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抓小岗促全县,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品牌。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坚持加压奋进不停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积极构建“新三样”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继续出台一揽子工业扶持政策,培育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冠军企业,形成以硅基新材料产业为主导,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前瞻性战新产业广泛布局的产业发展态势。强力推进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南京经济开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平台作用,面向长三角地区,努力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增强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抓好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加快滁州港凤阳港区霸王城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工程、明巢高速小岗连接线、G329凤阳至蚌埠段改线工程建设,推进与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提升我县现代化产业体系区位优势。

(五)保障改善民生不懈怠,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扎实办好50项民生工程和代表票决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着力提升平安凤阳智慧化防控能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2

 

关于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初审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安排,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县人民政府提请审议的《关于凤阳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计划安排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初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稳中有进,多数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增速居全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增速居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居全市第6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居全市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3元,同比增长3.7%,增速居全市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32元,同比增长7.8%,增速居全市第2位。

二、初审情况

初审认为,县政府的报告客观总结了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对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比较中肯,符合我县发展实际。上半年,在内外多重不确定性因素扰动背景下,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1位;进入全省十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居全市第1位,经济社会取得现有的成绩实属不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恢复上行的压力依然较大,我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仍旧突出: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压力大。经济运行部分指标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保持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消费、物流、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尚未发挥拉动作用,对GDP增长贡献度不高,短期内推动经济指标进位的困难较多。二是有效投资增速放缓。上半年部分乡镇投资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一批项目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和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暂缓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不显著。三是创新动能尚不充足。创新基础仍然较差,缺乏创新型企业家和技术人才;企业缺乏创新热情,政策激励不够,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仍很强。四是民生保障任务仍然艰巨。生态环保、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短板。对此,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初审意见

初审认为,2024年是实现撌奈鍞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确保我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预算工委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定预期目标不放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年度预期目标、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省季度“赛马”评议指标,强化“周监测、月调度、季分析”,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加快打造“千亿硅谷”、力争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二)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积极挖掘内需潜力

加大投资促进力度。要围绕“六大产业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瞄准“500强、中字头、国字号”,主攻产业链头部企业,用活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做到快谈快签快落地;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攻坚。发挥好重点项目暨园区建设“一办四组”作用,力促合众汽车、滁州电厂、海螺、福莱特四期、恩力电池、明锐显示等一批先进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深挖市场消费潜力。要充分发挥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作用,组织汽车销售、大型商超等商贸企业开展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活动,持续推动消费市场热度,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三)深入推进改革不松劲,有效激发内生动力

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尽快研究出台一批符合凤阳发展实际的特色改革事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推进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建设,出台亲商敬才政策,认真谋划“智汇凤阳”、高层次人才凤阳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实施“4322”科技创新跨越年行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质赋能行动,力促各类创新主体、研究机构落地凤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抓小岗促全县,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品牌。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坚持加压奋进不停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积极构建“新三样”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继续出台一揽子工业扶持政策,培育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冠军企业,形成以硅基新材料产业为主导,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前瞻性战新产业广泛布局的产业发展态势;强力推进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南京经济开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平台作用,面向长三角地区,努力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增强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抓好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加快滁州港凤阳港区霸王城作业区公用码头建设工程、明巢高速小岗连接线、G329凤阳至蚌埠段改线工程建设,推进与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提升我县现代化产业体系区位优势。

(五)保障改善民生不懈怠,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扎实办好50项民生工程和代表票决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着力提升平安凤阳智慧化防控能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