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人常〔2019〕53号
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报告意见的通知
县人民政府:
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经整理形成审议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45份于2020年1月底前报县人大常委会。
附件:1、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的意见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报告
2019年12月23日
抄报:市人大常委会,县委。
抄送: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附件:
关于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
报告的意见
2019年12月13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经过讨论,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本次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县贯彻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多年来县政府对一法一条例贯彻执行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在促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全省同一工作中处于先进方阵,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会议也同时指出,我县在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以及促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偏低。主要是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的农机具应用水平还不高。二是农机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队伍老化,以及新的专业人员进不来等原因,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始终难以提高。三是农机安全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目前全县尚没有专业的农机安全检测场所,也没有系统的农机检测设备以及农机手的考核设备等。
会议要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今后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要以创建国家级农机化示范县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化水平。一是要进一步补足粮食生产机械化的部分薄弱环节。目前重点要解决水稻工厂育秧、岗区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以及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等薄弱环节。二是要积极引进和推广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特殊行业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为全县高效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第二,要以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监理水平。一是要尽快解决县农机安全检测中心的建设以及农机安全检测和农机手考核设备的添置问题。二是要健全农机安全检测队伍,增强检测人员的专业性。三是要加强对农机手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农机手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四是要加强农机安全日常巡察和监理,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第三,要以农机化大院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化服务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机化大院的布点工作,努力做到大院服务全覆盖。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各个农机化大院机械装备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三是要加强对农机化大院专业人员的技术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四是要加强对全县农机化大院的管理和指导,规范农机化大院服务行为,保障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要以农机执法专业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执法水平。一是要组建专业的执法队伍,做到定人定岗。二是要吸收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到执法队伍中来,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措施,加强对队伍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全县农机执法水平。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2019年12月13日
主任、副主任、委员: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11月29日,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县近年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法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暨《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颁布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措施。他们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总体目标,在农机法规执行、农机质量监督、农机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展了扎实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8.17万千瓦,农机装备总量达到12.56万台(套),其中拖拉机总量达到8.57万台,联合收割机总量达到3676台,插秧机总量达到1300台,高效植保机械7474台,各类拖拉机配套机具18.6万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37%,其中耕作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播种(含机插)机械化水平达到66.26%,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91.64%,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6.88亿元。各类新型机具实现了由小型向大中型,由单项作业向复式作业的转变,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大力营造依法促机的良好氛围。一是媒体宣传。在县电视台、农机网站等及时进行农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宣传。二是集会宣传。利用每次农机现场会,发放宣传材料3千多份;利用农村集市、庙会等制作展板和发放宣传册等,场次达100余次。三是流动宣传。组织宣传车在各乡镇村巡回宣传。四是示范宣传。在农时关键季节,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活动,每年达200余场次。
(二)加强领导,确保法律法规执行落到实处。为将一法一条例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县政府加强了对执法工作的领导。一是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全县总体发展规划,与其它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二是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三是组织农机监理和执法队伍,开展日常监理和执法工作。
(三)狠抓推广,努力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自200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全县共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832万元、省财政资金248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除将国家和省市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机购置户以外,县政府还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农民和农民专业服务组织购置的大型机械进行再补贴,共补贴县财政资金2168万元。三是加强农机应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农机应用技术培训班240多场,培训农机手2万多人次。
(四)精心组织,推进农机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为推进全国农机化示范县创建,近年来在各乡镇建立了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10余个。重点推广机械育插秧技术、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小麦机械精播技术、粮食机械干燥技术、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技术、高效机械植保技术等。2019年,全县水稻机插面积40.5万亩,机械播种面积56.4万亩,粮食烘干15万吨,秸秆还田98万亩、秸秆打捆42万亩,保护性耕作和深松作业60多万亩,机械植保71万亩,其中无人机作业8.3万亩。
(五)依法监管,规范农机产品销售和维修市场。近年来,组织农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全县43家农机具销售网点、98家农机修理网点进行全面检查。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15起。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一是规范源头管理。严把机车入户关、机手培训关、考试考核关、年度检审关,把农机安全隐患遏制在源头。二是抓优质服务。将农机监理办证程序、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公开公示,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上门验机服务。三是整治违章作业。2005年以来农机监理协同交警部门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60余次,查处黑车非驾780起,纠正违章830余起。四是创建平安农机。2011年成功创建了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截止目前,全县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2个,覆盖率达75%。
(六)创新机制,推广“四位一体、六项服务”模式。近年来,全县就新时期农机化服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点探索在农机化大院建设中创新服务模式。“四位一体”,即农机化大院必须成立一个农机专业服务公司、一个水稻育秧工厂、一个作物植保中心、一个粮食烘干中心,实现“六项服务”功能,即农民农机具存放功能、农机具维修保养功能、先进农机具展示功能、农机手技能培训功能、农机信息咨询功能、农事要约服务功能。2017年,我县农机化大院服务模式获得省农业农村厅表彰,并冠名为“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县已经建成并开展正常运行的标准化农机大院40家,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68家、农机服务公司53家。
二、存在问题
(一)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偏低。主要是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的农机具应用水平还不高。
(二)农机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队伍老化,以及新的专业人员进不来等原因,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始终难以提高。
(三)农机安全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目前全县尚没有专业的农机安全检测场所,也没有系统的农机检测设备以及农机手的考核设备等。
三、改进意见
(一)要以创建国家级农机化示范县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化水平。一是要进一步补足粮食生产机械化的部分薄弱环节。目前重点要解决水稻工厂育秧、岗区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以及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等薄弱环节。二是要积极引进和推广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特殊行业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为全县高效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要以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监理水平。一是要尽快解决县农机安全检测中心的建设以及农机安全检测和农机手考核设备的添置问题。二是要健全农机安全检测队伍,增强检测人员的专业性。三是要加强对农机手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农机手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四是要加强农机安全日常巡察和监理,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三)要以农机化大院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化服务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机化大院的布点工作,努力做到大院服务全覆盖。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各个农机化大院机械装备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三是要加强对农机化大院专业人员的技术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四是要加强对全县农机化大院的管理和指导,规范农机化大院服务行为,保障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合法权益。
(四)要以农机执法专业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机执法水平。一是要组建专业的执法队伍,做到定人定岗。二是要吸收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到执法队伍中来,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措施,加强对队伍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全县农机执法水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