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人常〔2011〕25号
县人民政府:
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池康所作的《凤阳县矿产资源开采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经整理形成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的意见》。现将审议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35份于2011年10月15日前报县人大常委会。
附件:1、《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的意见》;
2、《关于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凤阳县人大常委会
2011年8月29日
附件1: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的意见
县人民政府:
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凤阳县矿产资源开采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近年来,我县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两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基地,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整治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秩序明显好转。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指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矿产资源整合不够彻底,石英岩矿开采加工整治力度不够,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监管协调机制薄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整治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运用多种调控手段,综合治理,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格局。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引导企业走规范化生产建设道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狠抓落实 规范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行为。一是依法加大矿石开采量,缓解加工供需矛盾,有效堵塞盗采空间,同时加强已取得开采权企业的管理,依法查处开采权滥用等扰乱市场行为;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非法开采加工行为,同时疏堵结合,加强非达标企业的规范化整改工作。
三、以人为本 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宣传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规范粉尘作业企业生产行为,降低尘肺病发病率,切实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
四、转变思路 统筹开发与治理关系。兼顾矿产资源开发和整治关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我县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逐步实现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强化监管 健全安全生产协作机制。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合理分工,细化部门职责;加强联合执法,密切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附件2:
关于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我们组成调研组,于7月4日至5日对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三力矿业、杨玉庄石粉厂、梁文华石粉厂等企业。听取了县政府及国土、安监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县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基地,加大了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明显提高,实现了硅(玻璃)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加大整合力度 优化矿产资源开采格局
首先是围绕治乱治散和规范发展的整合方针,采取政府收储、资源置换、兼并重组等整治措施,将大庙地区内的27个石英岩矿整合为18个大矿区,关闭注销整合区18宗小矿山,整合后,全县174个采矿权压缩为28个,其中石英岩采矿权由153个整合保留为15个;其次是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县财政投入2350万元对大庙镇5.3平方公里石英岩矿区进行了储量勘查,编制18个矿段详查地质报告,使整合区可供开采的资源储量由初步探明的5919.28万吨提高到5.7亿吨以上。通过整合,规范了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优化了矿产资源开发格局,促进和引导企业走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发展道路,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二)强化安全监管 整治开采加工秩序
一是重点打击违法开采行为,组建联合执法小组,加强矿山动态巡查,采取封堵断路、清理查扣开采机械等方法,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建立采矿权标识制度,完善矿权人档案;二是开展石英砂加工专项整治,2009年以来,依法取缔非法石英砂加工企业135家,推动石英砂干法加工企业规范化试点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是广泛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三)坚持市场运作 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按照依法开采和优质高配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整合后的18个矿段采取分批隔段设置,经上级批准后挂牌出让。其中石英岩整合区的7号、11号、15号三个矿段采矿权竞卖价款5.806亿元,创我市矿权出让价款最高纪录。以重大项目引进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硅(玻璃)产业改造升级,增强了来凤投资的境内外知名大企业的吸引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加强预警预测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凤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编制了《凤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凤阳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截止2011年7月,全县共收缴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4500万元,为做好地质防灾减灾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矿产资源整合不够彻底。全县四个石英岩矿区只有大庙地区的石英岩矿资源得到初步整治,但非法开采现象仍时有发生,其他矿区的整治工作进展缓慢。石灰岩矿开发尤其是武店地区的石灰岩非法乱采现象十分严重。
(二)石英岩矿开发整治力度不够。石英砂年开采量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导致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干法石英砂加工企业虽经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非法加工有所反弹,湿法石英砂加工企业集中整治也亟待进一步推进。石英砂加工企业规范工作迟缓,目前全县338家石英砂生产加工企业,合法达标企业比例很低,与调控目标差距较大,石英砂生产集中区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三)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严峻。部分石英砂干法加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不愿投资除尘防护设施。粉尘乱飞,粉尘浓度严重超标,职工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少数湿法石英砂加工企业产品和尾砂尾泥随意堆放;石英砂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漏、滴现象十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四)安全监管协调机制薄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着管理部门多,职责职能交叉现象,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导致监管效率不高。
三、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整治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运用多种调控手段,综合治理,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格局。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引导企业走规范化生产建设道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狠抓落实 规范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行为。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非法开采加工行为;二是疏堵结合,加强非达标企业的规范化工作;三是加强合法开采量供给保障,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四是加强已取得开采权企业的管理,依法查处开采权滥用等扰乱市场行为。
(三)以人为本 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规范粉尘作业企业生产行为,落实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降低尘肺病发病率,切实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
(四)转变思路 统筹开发与治理关系。兼顾矿产资源开发和整治关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我县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逐步实现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强化监管 健全安全生产协作机制。强化矿产资源开采和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合理分工,健全机制,细化部门职责,加强联合执法,密切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2011年8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