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人常〔2011〕22号
县人民政府:
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经整理形成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的意见》。现将审议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45份(并附电子版)于2011年10月20日前报县人大常委会。
附件:1、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的意见;
2、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凤阳县人大常委会
2011年8月18日
附件1: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的意见
县人民政府:
凤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几年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工作,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周密规划,科学施工,稳步推进,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议指出,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水源地缺乏保护;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管网铺设进展慢;自来水入户率低;水质检测工作有待加强;政务新区水压偏低,需新建增压泵站;老城区管网改造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会议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水质的保护。根据我县水环境重要条件及水源保护要求,合理依法划定各水厂取水口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切实保护好我县的水环境和饮用源。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面广、矛盾多,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做好协调,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三、完善水质净化措施,强化饮水消毒和管理工作。目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滞后,水质净化措施、检测手段,消毒和管理运营机制不健全。为保证农村人口饮水的水质,要建立出厂水和末稍水的水质检测,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县卫生部门和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应加强对各水厂水质检测的指导和督查,定期检查细菌及水的浑浊度、余氯含量等,对发现水质有问题的水厂进行通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资料,确保水源水质和群众饮水安全。
四、降低入户门槛,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从而解决自来水入户与办厂发展不同步的问题。目前我县各自来水厂入户材料工时费均在800—1200元不等,县水务局会同物价局要根据国家、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相关政策要求合理确定入户材料工时费,合理确定水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减轻农民负担。鼓励村民积极接水入户,让更多的群众用上干净、卫生、便利的自来水,使农村饮水工程真正惠民。
五、县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加大对益民供水公司的投入,暂时不能提出调整水价。
六、县政府要尽快解决好政务新区新建增压泵站和客服中心选址及相关事宜,确保政务新区供水需要和提高供水服务质量。
七、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尽快解决老城区未完成的管网改造及延伸工程,尽快实施凤阳山水库、燃灯水库、官沟水库水系的并网工程,确保城镇供水有保障。
附件2: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7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以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水、王琪为组长的调研组,深入官沟自来水厂、小岗村自来水厂和益民供水公司实地察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听取了县水务局局长王从武代表县政府所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获得安全、卫生、放心的饮用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据我县2009年编报的《凤阳县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调查复核成果》,并经省、市有关部门复核认定凤阳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人口39.33万人,按照省市部署,我县从2007年-2011年度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到目前为止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共建成17处集中供水工程,其中千吨万人以上工程8处,千吨万人以下工程9处。批复投资12359万元,各级财政到位资金9046万元(2009年以来每人496.25元),累计完成投资9969万元,解决了农村20.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剩余18.73万人将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解决。供水的水源主要是以凤阳山水库、燃灯水库、官沟水库、鹿塘水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情况。为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县水务局及时成立了凤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总站,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工程投资渠道、投资性质和工程规模,县政府采取四条措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全运行。一是成立自来水厂,实行企业管理。由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由水务局成立自来水厂作为管理机构,隶属县水务局,实行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二是采取改建、扩建移交管理模式。如益民供水公司、武店自来水厂。三是放开经营管理权,通过招商引资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形式建设的供水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由业主负责管理。如小岗、红心、殷涧、官塘自来水厂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四是成立协会,实行自主管理。如刘府镇赵庄集中供水工程和红心镇蒋庄集中供水工程都是移交当地村委会成立用水协会,实行自主管理。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源地缺乏保护。2、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网铺设进展慢。3、自来水入户严重滞后水厂建设。4、水质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三)建议。
1、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水质的保护。根据我县水环境重要条件及水源保护要求,合理依法划定各水厂取水口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切实保护好我县的水环境和饮用源。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面广、矛盾多,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做好协调,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3、完善水质净化措施,强化饮水消毒和管理工作。目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滞后,水质净化措施、检测手段,消毒和管理运营机制不健全。为保证农村人口饮水的水质,要建立末稍水的水质检测,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县卫生部门和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应加强对各水厂水质检测的指导和督查,定期检查细菌及水的浑浊度、余氯含量等,对发现水质有问题的水厂进行通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资料,确保水源水质和群众饮水安全。
4、降低入户门槛,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从而解决自来水入户与办厂发展不同步的问题。目前我县各自来水厂入户材料工时费均在800—1200元不等,县水务局会同物价局要根据国家、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相关政策要求合理确定入户材料工时费,合理确定水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减轻农民负担。鼓励村民积极接水入户,让更多的群众用上干净、卫生、便利的自来水,使农村饮水工程真正惠民。
二、城镇供水保障整改落实情况
2008年7月县人大常委会对城镇供水保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后根据存在水压低、老城区管网老化等问题提出了审议意见,县政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研究,积极整改。
(一)整改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扩建水厂,自来水的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下半年以来,县政府利用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资金,完成了净水厂1万吨/日的供水扩建工程,同时还扩容了变压器、改造了高低压电气设备、机泵设备及出入管道。工程投入使用后,净水厂的产水能力达到2.5万吨/日,基本满足府城、临淮和县工业园区三地的用水需求。2010年,通过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资金扩大产能,将净水厂由2.5万吨/日扩建到4.5万吨/日工程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工程分两期进行。目前,一期扩建1万吨/日的净水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完工,届时,县供水公司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5万吨/日。另外,位于殷涧镇南蔡村的4万吨/日源水加压泵站工程已于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自来水的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向板桥硅工业园区供水管道、增压泵站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完成后可新增向园区日供水能力0.7万吨。
2、铺设管网,更新管道,供水保障率大大提高。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特别是政务新区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工业园区(门台)工业企业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对供水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8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在新城区铺设了“三纵两横”管道及东长安街主管道,确保了新城区用水需求。同时,县工业园区增压泵站于2008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新城区沿西禁垣路-县工业园区(门台)主管道铺设完工,合蚌路门台段、凤翔大道供水主干道管网的先后建成,园区内各企业安全供水保证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于府、临、门三地输配水管道腐蚀、老化严重,漏损大,口径小,水压不足,而且极易爆管,供水可靠性差的问题。2009年,供水公司先后实施了临淮镇粮行街管道改造,合蚌路门台段主管道,南环路管网改造,体育东路、南北火巷街、工人路、小中都南路、清明北路、尚贤路等供水管网改造。极大的改善了上述地区用水条件。三年来,共更新改造各类供水管道40.15公里。同时,管网测漏工作取得突破,先后勘测出几处漏损较大的漏点,使得府城片管网漏损大为减少,供水水压大于10米水柱(见水压对比表),供水保证率大大提高。
测压点地名 永家家园 府城水费收费处 汽车站北水厂检修中心 门台增压泵站
整改前压力表指数(mpa) 0.069(6.9米)0.09(9米) 0.20(20米) 0.23(23米)
整改后压力表指数(mpa) 0.139(13.9米) 0.16(16米) 0.22(22米) 0.25(25米)
3、加强监管,用水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县供水公司加强对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切实保证二次供水的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保障自来水用户身体健康,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和《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对城区管网的不合理接水和用水方式进行整顿,尤其是对部分学校和高层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设备的整改和优化,避免传统供水增压系统可能造成的供水水质污染和降低市政管网压力问题。同时,为用水大户和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了府、临、门三地公共管网的供水安全。
(二)城镇供水存在的问题。
1、政务新区是供水公司供水末梢水压偏低,需新建增压泵站。从而保证政务新区用水需求。
2、老城区管网未能全部改造完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建议。
1、县政府要尽快解决好政务新区新建增压泵站和客服中心选址及相关事宜,确保政务新区供水需要和提高供水服务质量。
2、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尽快解决老城区未完成的管网改造及延伸工程,尽快实施凤阳山水库、燃灯水库、官沟水库水系的并网工程,确保城镇供水有保障。
2011年8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