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大工作 > 图片新闻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调研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与风险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17-05-19 16:57:16 作者:县人大办 浏览:6039 次
【字体大小:

IMG_20170518_091003.jpg

  5月17号至18号,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金山,江帆一行来我县调研农村金融服务与风险防控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卫平,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张华建,滁州市委副书记(主持市委工作)、市长张祥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市委副书记许继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庆宁,副市长刘茂松,县委书记杨德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培洋,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朝礼及省、市、县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王金山一行先后来到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先进事迹陈列室,实地观看大包干相关文字图片、实物,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对大包干酝酿、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介绍,亲身感受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那段惊心动魄的改革历程,对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通过参观了解沈浩先进事迹,更加完整地认识了沈浩--一个有理想、敢拼搏、能吃苦、讲奉献的基层优秀干部,深受启发和教育。

   在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园和东陵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王金山等人实地参观考察了解企业规模、规划生产建设,种植品种、栽培技术等,考察了解合作社组织架构、经营管理、资金来源使用及产业发展、效益等相关情况。

   18号上午,在由宋卫平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王金山指出:凤阳看的几个地方,都有个性,经验和意义也各有千秋。大包干纪念馆,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农村改革,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希望,也使我们再一次接受了改革和创新的思想教 育,进一步焕发了敢闯敢试、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和力量;在金小岗,我们看到了凤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同时也雄辩了证明了小岗精神并没有过时,农村改革还在继续深化,而且富有新特点,取得了新成果;在东陵村,合作社是随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变化,它顺应了“三农”的新发展、新变化,创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模式,为解决农民资金需求、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王金山强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改革发展不能忘了农村,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和防控风险,要抓好监管、防范、环境三个方面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金融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三农”,要认真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努力探索农业农村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宋卫平在主持讲话中指出,王主任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凤阳县农村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认真梳理了金融服务“三农”、防控风险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王主任的讲话,充满了盛情,重温了小岗精神。所有参观点,都是滁州和凤阳的缩影。希望滁州市和凤阳县,以王主任和调研组一行此次调研为契机,充分发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加大金融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力度,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座谈中,张祥安简要介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同时指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已成为突出问题,要大力改革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尤其强化风险防控,出台政策、健全法规,努力促进金融更好服务三农发展。张祥安同时就落实全国人大调研组的反馈意见和王金山同志的讲话精神,向市县两级作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杨德义介绍我县基本县情,并就扩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强化金融精准扶贫,织密风险防控网等作了汇报,杨德义同时就完善金融支农政策扶持,加强农业保险等提出建议。

   与会人员就加强金融服务三农,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控,出台扶持政策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