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审议意见

关于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凤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述职报告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12-06 10:57:06 浏览:3125 次
【字体大小: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凤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述职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经整理形成了关于审议《凤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述职报告》的意见。现将审议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一式35份按规定期限报县人大常委会。

附件:

1、关于审议凤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述职报告的意见

2、关于对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点评的调研报告

 

 

 

                                                                                                           2013124

 

附件1

 

关于审议凤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述职报告的意见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0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凤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述职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工作扎实,认真履职,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构筑食品药品监管防护体系,主动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测评中获得满意评价。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加强执法力量,完善长效监管体系。借机构改革契机,及时充实和加强执法力量;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全方位、全覆盖。

(二)明确工作职责,增强主动协作意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乡镇的监管职责,界定和细化各部门的监管范围;主动协调和整合食品药品监管综合执法资源,形成互补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杜绝监管死角和执法空档。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执法水平。一是要加大对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法制培训力度,增强其知法、守法的责任意识,提高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理念。二是要加大对食品药品执法人员政治、法规和业务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端正执法态度,寓监督管理与服务支持之中;全面掌握监管业务,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熟练掌握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四)强化法制宣传,提升社会监督能力。一是要强化公共场合和大众媒体的法制宣传,利用专栏、专刊、专题节目和专场宣传等形式多渠道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形成有利于执法的舆论氛围。二是要强化消费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多侧面、多层次地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强消费群体识假、辨假能力,引导群众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提高群众自觉监督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附件2

 

关于对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点评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点评调研组

20131121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凤阳县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点评方案要求,115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正航、张家水率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点评调研组前往县药监局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在工作点评动员会后,通过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测评情况

县药监局共有21名干部员工参与对领导班子履职情况进行无记名测评,测评结果为:总体评价好的21人;其中政治方向、履行职能、服务基层、机关建设和完成任务五项评价好的均为21人;团结协作和反腐倡廉两项评价好的20人,较好的1人;改革创新评价好的17人,较好的4人。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换届以来,县药监局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扎实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市县两级的充分肯定。

(一)强班子,带队伍,夯实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基础

县药监局始终将班子建设作为抓好队伍建设的核心抓紧抓实。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不断提升领导班子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保障决策科学权威,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落实党组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听证等各项制度,确保班子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实行AB角分工制,班子成员之间坚持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交流,做到相互协作补台,保证班子团结有力。努力带好执法队伍,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并抓好贯彻落实,在加强干部职工政治学习的同时,注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二是严格队伍管理,明确落实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实行事后回访和跟踪问效制度。三是抓好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先后制定实施了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一系列制度,切实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机制,明职责,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近年来,县药监局以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工作为抓手,围绕创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在全县16个乡镇(含县工业园)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了500多名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协管员、信息员,建立了乡镇“一网五化”的信息平台,实现创建工作网络动态管理。二是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2012年县政府明确食品药品监管相关职能单位的工作职责,并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综合考核。构建起“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三是以示范引领创建工作。遴选府城镇东长安街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凤阳工业园区和大溪河镇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皇城御膳坊”等10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为创建试点,进店入户进行指导规范。然后以现场会、观摩会的形式带动全县示范创建工作。

(三)抓重点,立规范,构筑食品药品监管防护体系

在食品安全方面,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单位、重点时段监管防范。对重点品种相继开展了地沟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火锅类餐饮服务单位、“三无”食品等专项整治十余次。对重点单位先后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等实施了重点监管,组织突击巡查,重点检查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台账登记,规范进货渠道和食品加工操作行为。对重点时段坚持提前制定计划方案,对春节、中秋、国庆等时段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节日外出就餐食品安全。尤其做好“两会”、中高考、上级领导来凤视察等重大活动餐饮保障。同时,对全县500余家餐饮单位推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作发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实行食品安全监督公示和承诺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学校食堂餐厨废弃物规范化管理。

在药品安全方面,一是加强药品日常监管,实现GSP跟踪检查全覆盖。二是强化皖药企业服务,对科苑药业正在进行的新版GMP改造,多次上门督导帮扶。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严打制售假劣药械的违法行为。四是认真做好药品监督抽样工作。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行“规范药房”创建工作,目前2家县级医疗机构、15家乡镇卫生院和213家村卫生室已全部完成“规范药房”创建任务。

(四)改作风,提效能,筑牢全员拒腐防变防火墙

结合工作实际,县药监局领导班子一是认真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工作,突出抓好党组成员、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干部三个学习层面,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二是抓好“一岗双责”的落实,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做到了“勤政”与“廉政”的紧密结合,互相推动。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邀请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做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不定期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县药监局履行职责、廉政勤政及药械市场状况等意见建议,并及时抓好整改落实。同时积极实行效能周汇报月督查制度,完善和细化了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有效地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社会责任大,而我县现有的监管力量明显不足;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有关执法部门职责交叉,缺少互补,部门间主动协作意识相对薄弱,容易留下监管死角;三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群众的维权意识相对淡薄,法制宣传教育有待加强;四是食品药品监管干部和员工的整体业务水平和综合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执法力量,完善长效监管体系。借机构改革契机,及时充实和加强执法力量;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全方位、全天候覆盖。

(二)明确工作职责,增强主动协作意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乡镇的监管职责,界定和细化各部门的监管范围;主动协调和整合食品药品监管综合执法资源,形成互补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杜绝监管死角和执法空当。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执法水平。一是要加大对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法制培训力度,增强其知法、守法的责任意识,提高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理念。二是要加大对食品药品执法人员政治、法规和业务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端正执法态度,寓监督管理与服务支持之中;全面掌握监管业务,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熟练掌握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四)强化法制宣传,提升社会监督能力。一是要强化公共场合和大众媒体的法制宣传,利用专栏、专刊、专题节目和专场宣传等形式多渠道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形成有利于执法的舆论氛围。二是要强化消费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多侧面、多层次地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强消费群体识假、辨假能力,引导群众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提高群众自觉监督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