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深情眷沃土

发布时间:2010-01-20 11:12:10 浏览:9657 次
【字体大小:

    自1998年起,安徽凤阳金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世来连续两届当选为省人大代表,近十年的履职生涯,使赵世来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省人大代表,最起码的条件就要按照代表法的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积极督促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进工作。其实,近十年来,他一直在这样努力着。
    “我喜欢和群众聊天”
    在日常工作中,赵世来不时地利用工作中的空闲同邻里乡亲们接触、交流,自然而然,他每年在省人代会期间所提的议案,建议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喜欢和群众聊天,与群众接触勤了,交流多了,自然地就能听到群众的真话,了解到他们生产生活的真实状况,从而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
    在今年初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赵世来就提出两条质量很高的建议:一是关于农民建房使用新宅基地统一规划的建议,在建议中,他提出要解决好占用大量土地的老宅基地问题,避免空壳村庄的存在:二是关于注重配备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主要领导的建议,赵世来认为当前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尤为关键。这两条建议得到了与会基层代表的一致认同。
    凤阳县境内的凤淮公路,属省级公路,因长年失修,路面毁坏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群众意见很大。在省人代会上,赵世来领衔提出了“关于修筑凤淮公路的议案”。省交通厅高度重视该议案,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修建,如今凤淮公路整修一新,畅通无阻。
    在帮村民办实事方面,赵世来一直不求回报,只要力所能及,他干起来总是一声不吭。凤阳刘府与蚌埠相联的公路也是年久失修,机动车无法通行。赵世来多次找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自己拿出了40多万元,修建了近5公里的柏油路。  
在当地,不少百姓反映派出所存在处理案件不及时,办事拖拉,干警相互推诿等状况,赵世来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建议当地派出所推行“首问责任制”。即接待群众报案或来访的第一个民警,就是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必须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向所长汇报,把处理结果反馈给群众。首问责任制的推行,很快改变了派出所干警的工作作风,群众非常满意。2001年,该派出所被评为“人民满意单位”,首问责任制也在凤阳县公安系统普遍推行。
    “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赵庄村位于凤阳县的西北部,现有农户480户,2100多人,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土地贫瘠,严重缺水,生产设施简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经济发展缓慢,村民们生活一直处于温饱状态。
    赵世来是土生土长的赵庄人,1975年担任赵庄村党支部书记,之后辞职经商。因为是从赵庄走出来的原故,那挥之不去的恋乡情结,使赵世来总想要为家乡多做点什么。一开始他采取多次给家乡捐款捐物的方法,以期改变赵庄的贫穷,但效果不大,这也使他逐步认识到,扶持赵庄,不能只靠捐款捐物,要立足赵庄土地、劳动力两大资源,从提高村民素质入手,大胆改革创新。在自己企业发展的同时,赵世来将目光投向了家乡那块贫瘠的土地。
    2001年,赵世来在北京参加WTO与中国农业的论坛时,思想受到强烈震撼。他以企业家特有的敏锐,感觉到进行集约、规模经营,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于是萌发了在家乡投资兴建涉农企业,带动赵庄快速发展的想法。为此,他专门注册了凤阳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集约经营,发展造林、养殖、种植大棚蔬菜等。
    2002年春天,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赵世来同300多户村民签订了土地转租协议,租赁赵庄3600亩土地,栽种杨树。按照协议,土地租赁后,公司在承担村民交纳农业税基础上,每年付给农户每亩200元的租金。协议还规定:农民可以在林地间自行套种粮、油作物,在边远林区种草养畜,发展养殖业,收益归自己。公司还规定,凡签订了合同的农户,每户安排2到3人进金星实业做工,每人月收入700元左右。农民由此得到了实惠。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4300元。同时,赵世来还向村民慎重承诺,栽种杨树获取的收入全部用于赵庄建设的投入。
    正是因为以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赵世来用他的双手为家乡又好又快的发展谱写了绚丽的篇章。现在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正在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赵庄村的群众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作者:凤阳县人大常委会 武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