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湾乡人大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发动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听民意、集民智,广泛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环节,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出谋划策。
畅民意善谋划,代表倾听民声。“大爷,乡政府准备在咱们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受益的群众,你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在耕作区内规划机耕路、水渠布局等有什么建议?”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到牛王村开展工作调研,实地踏勘项目区田块、地势、水源等自然条件,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这部分田块离淮河还有一段距离,取水不便,是否可以考虑增设灌溉泵站?”
为了让高标准农田规划更加科学、设计更加符合村民耕种要求,黄湾乡人大主席团在项目实施前,组织项目所在村人大代表,联合村民代表、村干部组成调研组,重点调研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沟渠田间路的配套设施、农用地的预留以及其他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验做法,并结合调研内容进一步指导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短板,谋划建设重点,严格把关工程方案,确保项目切实可行。
实地走访,抓好工程实施。在黄湾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乡人大主席团多次组织代表视察施工现场,召集施工方、设计方、监理单位、村民代表等召开协调会,明确各方职责及施工要求,并安排代表每天奔走在施工现场,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标准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田间解难题,入户走访听意见,宣传农田改造相关政策,为村民答疑解惑,力求项目顺利完成。
监督评议,抓好工程长效性。乡人大坚持统筹做好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建立人大代表定期实地巡查与管护的监管机制。采取实地察看摸排,加强建后管护,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推动建后管护工作,确保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实现农村土地持久增效、农民生产持久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