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下午,凤阳县人大常委会举行“同心合力助推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凤阳县领导成学斌、孙健、程洪全、高有才、史学军、胡夕宝、徐长菊出席会议,全县15个乡镇人大主席、3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及涉及乡村振兴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吴经龙、副主任支荣鑫亲临指导,并发表了讲话。
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夕宝宣读了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倡议书,4位乡镇、企业界的市县人大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县领导分别做了讲话。
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程洪全代表县政府介绍了2022年全县推进乡村振兴“九大工程”。县委副书记孙健代表县委对县人大常委会助推乡村振兴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提高认识,汇聚力量形成合力。二是发挥作用,聚焦重点形成带动。三是加强领导,明标明责狠抓落实。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吴经龙到会指导并讲话。吴经龙强调,人大常委会举行“同心合力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央有号召、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是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聚焦,对“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吴经龙指出,抓住了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就补齐了全市发展短板,不论是实现“5688”战略,还是滁州经济冲刺全国80强,都需要补齐乡村振兴这个短板;人大常委会抓住助力乡村振兴这个主题,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民生。吴经龙要求,要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的作用,60%的人大代表在基层,具有层次性、分散性、代表性,与农村最近、与农民最亲、对农业最熟,本身就是农业的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充分发挥这一批群体带动作用,能更直接更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最后,吴经龙指出,人大常委会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充分体现了与党委同心同向,与政府同力同行。相信凤阳县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凤阳县的乡村振兴工作一定会成为全市的排头兵。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成学斌在讲话中指出,凝聚代表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党委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更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而人大代表特别是县乡人大代表,一般都是为当地多数群众认可的各阶层人士,生活在群众身边,最了解群众关切,能够及时传达村民意愿,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助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架起党委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成学斌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代表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发挥好代表的生力军作用。凤阳有5名省人大代表、60多名市人大代表、282名县人大代表、1194名乡镇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囊括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具有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优势,本身就是“两强一增”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中一只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二是发挥好代表的宣传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亲缘、人缘、地缘的优势,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建设内容、目标任务、制度措施,反映社情民意,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县委、县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三是发挥好代表的助力作用。人大代表中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起责任,发挥示范效应,起到保障作用;专业技术人员要发挥知识优势,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技能培训、文化传承、乡村规划、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等服务,帮助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难题;企业家要通过投资兴业、引进项目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与乡村、农民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基层一线农民代表在带头发展产业的同时,发挥基层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四是发挥好代表的监督作用。重点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等情况,采取集体调研、视察、检查、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成学斌最后强调,要积极探索创新,助推乡村振兴形成新的典范。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可学。做为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各级人大代表,在这项新的事业中,更应当发扬敢闯敢试的“大包干”精神,积极探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奋力推动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稳健实现凤阳的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韦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