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夯实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更好地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4月1日,黄湾乡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对乡、村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通过查阅有关工作资料、台账,实地走访乡、村(社区)有关人民调解场所,召开座谈会听取司法所及各村(社区)关于人民调解工作情况汇报,征求人大代表、司法人员、人民调解员的意见建议,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阵地建设、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调解机制、经费保障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通过调研,代表们了解到全乡设立有8个调委会,其中7个村级、1个乡级调委会,共计37名调解员。2020年乡村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4起,化解81起,化解率96.43%。
调研组对乡村工作开展情况表示肯定。调研组强调,调解工作的开展,一要完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队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制宣传职能,通过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民调解员培训会,着重培训调解员调解技能和规范制作书面卷宗的水平,使他们成为懂法律、会调解的能人;开展普法宣传。要针对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民生工程等矛盾隐患集中领域。开展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活动,通过宣传栏、微信、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着重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民生工程政策、法律援助须知等法律法规知识,要求群众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要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突出重点,加强排查力度。一方面组织各村(社区)专干开展“源头化”、“日常化”、“网格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着重排查化解涉疫、涉汛、涉及淮干工程、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移民迁建工程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针对排查线索,制定化解方案,对重大信访事项,实行领导包保化解。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调解工作,重点选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威望的“五老”人员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访一次”。为全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